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
这个算是出海里比较暴利的项目了。

原本想亲自给大家写一下谷歌套利这个项目的玩法,刚好看到一位群友“梁山”发表了自己的项目复盘,他详细的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核心逻辑,还有自己踩的坑。

我觉得写的非常好,逻辑很清晰,对初学者理解这个项目非常有帮助,所以我就直接引用这位同学的复盘,我在其中又做了一些补充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

本篇文章是告诉大家项目的玩法,后续我会再出一篇详细的操作过程,让大家具备做项目的能力。

废话不多说,下面就是群友分享的内容。

背景

我是23年夏天付费参加过惰总的Brand Bid课程,后来因为谷歌广告审核及自身原因没有做下去,一直有些遗憾。上个月看到 Google Ad 审核变宽,星球搞了内测训练营,但我看到消息的时候内测训练营已经满了,想着自己之前上过课再加上群里有免费视频课,觉得自己可以再试一下。

我还专门找来2年前的课程录屏,结合现在的课一起看,感概变化真大:以前还需要反代做网站来申请Offer,现在有了 ai仿站工具;以前谷歌广告开户难广告内容审核严,现在个人可以很容易开户且审核不严;另外这次课的深度其实是比两年前要深入的,比如指纹浏览器、动态ip换链接等都讲了。

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,虽然ROl没跑正(很惭愧,Brand Bid 居然都可以ROl没跑正),主要是Ofer本身的问题,

Offer 是自己找并且测试的。

但已经走通了这个流程,期间遇到一些困扰我的问题也在ai工具和群友的帮助下逐个解决。不仅出海项目,很多项目都是听老师讲都很顺畅,但自己一上手操作起来就有意想不到的卡点,把这些卡点解决才算是真正学会了。

借此机会做个复盘,梳理下我对这个项目的理解,另外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他群友也会遇到。

结果

Offer 1 - Loveable

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
我这算是负向招生宣传了。反正公开 Ofer也无所谓,已经帮各位测试了这个Ofer 跑不正。有趣的是,我是7月初跑的这个Offer,月底收到邮件更新了联盟政策,禁止了Google search广告,会不会是我以一己之力让这个公司更新了政策?

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
对 Brand Bid 的理解

首先,互联网上的流量分为免费流量,付费流量(又称广告投放,英文Media Buy)。

我们做的 Brand Bid(又称谷歌搜索套利,google cash)是 Media Buy 里面很小的一个分支。Media Buy 很容易出现亏钱(投放投不正),Brand Bid 很适合初学者入门Media Buy。

注:一些课程管 Brand Bid 叫 Media Buy,这是不严谨的。Media Buy 是一个极其大的行业,就像不能用铁岭市代表全世界。Media Buy说是全球互联网的核心支柱也不为过,广告收入占Google和Meta 的80%以上。

Brand Bid 做的事情就是"截胡”,用户搜索品牌词进入官网然后购买,我们要做的是让用户通过我们的链接进入官网,用户在官网产生的消费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佣金。

而我们能让用户点我们链接不是官方自身链接的方式,是我们付费投了广告,用户搜索品牌词,第一次展现的不是官方网站而是我们的链接,虽然我们的链接也是指向官网。

一句话介绍

在广告联盟获取 Offer -->在Google Ad 把品牌词设为投放关键词,并把 Offer 链接放上 --?用户点击我们广告并消费,我们拿到佣金

成本和收入分析

总成本:

广告成本。投放Google搜索广告的成本,占这个项目的绝大多数成本。搜索广告按点击计费(CPC),所以我们必须CPC做到足够低才能有得赚;

物料成本。购买 Google 账号、代理IP 及指纹浏览器等成本,占总成本的比例很低。

如果不考虑物料成本,总成本=用户对我们搜索广告的点击次数(Clicks)*每次点击价格(CPC)

总收入:

用户点击我们广告链接,产生的消费中的一定比例,是我们获取的佣金,也即我们的收入

总收入=用户访问网站页面次数(PV)*支付转化率*客单价*佣金比例

而用户点击搜索广告即进入网站页面,即Clicks = PV

要使总收入》总成本

只需支付转化率*客单价*佣金比例>每次点击价格(CPC)

由于我们投放品牌词的CPC是很低的,所以这个模型存在理论上能跑通的可能性,但这个公式并不能准确算出我们的总收入和总成本,因为我们投放多个广告,很难算出准确的转化率、转化率和CPC。

理论上的可能性要结合必要条件才能落地。

必要条件

商家侧 (或称品牌侧)

  • 品牌提供了affiliate,并且我们可以申请到Ofer。Offer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跑这个品牌;
  • 品牌有一定搜索量,不然你投了广告没人点击。搜索量决定了我们的规模;
  • 品牌没有人或很少有人投广告,让我们能以很低的价格投放广告(CPC)。CPC决定了我们的成本;
  • 品牌允许我们通过搜索广告获取用户,或没有没有查到我们在用搜索广告获取用户,或发现了我们投搜索广告也给我们发佣金。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拿到钱

广告媒体侧 (即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)

  • 允许我们开户,受益于谷歌政策放宽,现在个人开户基本没有难度;
  • 允许我们投放广告,谷歌对我们投放的广告是有审核的,尤其是我们投放别人公司的品牌词。谷歌最近管得不严

些要点及我踩的坑

Offer 获取

老师讲的办法是注册广告联盟,然后用 ai 工具仿制于该 Offer 相关的网站,然后申请 Offer 。

我这里提供一个获得Ofer 思路供借鉴:查榜单,直接从官网申请affiliate

众所周知,AI是超级热点,AI初创公司不断掀起融资热,这些公司融了钱肯定要去做市场推广,又考虑到这些公司可能没有意识到有人通过Brand Bid 来抢他们流量还赚他们佣金,这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。

网上有很多榜单,照着榜单一个一个去他们官网,拉到页面最后,看有没有 affiliate 之类的入口,从官网申请一般审核不严,很多是点击就通过审核。

要知道能上榜单 Top 的,可都是品牌词流量不小的,如果你申请到了 Ofer 又恰好没人投放品牌词,而且品牌方不管(参考刚才提到的"必要条件"),那你就很幸运了。

我实测下来榜单上很多网站没有提供 affiiate,可能是放在广告联盟里,所以这个方法只能作为"从广告联盟获取Offer"的一个补充。

说句题外话,不知道是不是这批 Al 创业者还不知道可以用 affiiate 帮他们推广市场,希望他们早日意识到这个渠道并允许我申请。我替你们捉急啊,真的。

一个Google Ad 账户只投一个广告

血泪教训,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的Ad账号已经被封了,提交了客户申请验证也没有申诉回来。

我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课程里提到了指纹浏览器,我在想我一个Google Ad 直接创建多个广告系列(Campaign)不就行了吗。这又不是搞EMU需要开多个相互隔离的环境。

我后来才意识到,如果一个Google Ad 太容易被审查。除非你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广告投放代理商,帮多个客户投放厂告,不然没法解释你一个个人的Google Ad 为什么投不同公司的广告。

另外,虽然一个Google 账号可以开多个Google Ad,但还是建议一一对应,毕竟我们做的事情不是那么经得起查,

所以建议的结构是:

一个Google 账号创建一个Google Ad,投放一个 Offer。

但我们肯定是测试多个 Offer,所以需要有多个Google 账号,每个账号里创建一个Google Ad,这也就是刚才提到的物料成本。

指纹浏览器和代理ip

指纹浏览器让我们在一台电脑可以操作多个账户,账户间环境隔离,避免被关联。

固定代理ip 让我们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登录Google,避免封号动态代理ip 让我们能够换链接 (下文会讲到)

课程里老师的建议是一个固定ip,对应最多5个Google 账号,我自己一般是3个。结合上面的内容,完整的结构应该是:

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
在指纹浏览器里链接代理ip,我卡了很久,买个多个代理ip都测试失败,向多个ai请教并不断尝试,最终找到原因:开启TUN模式即可成功连接代理具体原因涉及网络原理,这里不解释了。

自动化

看到几位很厉害的群友已经开始做自动化了,这对我来说难度实在太大。没做自动化不影响赚钱,以后有机会再考虑自动化吧。

CPC及广告竞价原理

投放时设置接受的 CPC(Bid)不超过 0.17USD,只有跑过大量Offer 才能测出这个数值,老师直接给了。

谷歌广告的竞价原理很复杂,但可以简单理解受两个因素影响,出价 bid 和广告质量分。

广告质量分一般可以优化到90分以上,而我们设置了出价不超过0.17USD。 (这个项目的核心就是出价成本足够低)

极端情况下,如果一个关键词没有人竞争,我们只要出价0.01,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显示我们的广告。

实际上的Google广告竞价原理远比这个复杂得多,但只需要理解到这一步就可以让明白这个项目。

换链接及广告追踪原理

这是最让我困惑的点,也是这个项目里唯一理解起来有点费脑子的地方,还专门在星球发帖问过。群里的课程看了好几遍我才理解,我写一下我的理解,还望大家指点。

首先,我们从广告联盟获取推广链接,记为URL-A,

我们要在us 投放这个广告,先自己切到 us ip,点击URL-A,在浏览器获得了链接 URL-B

我以课件中的链接为例会更清晰一些:

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
URL-A

URL-B

来源

广告联盟Offer

点击URL-A产生,记录的访问者的ip以及推广者信息。

谷歌套利(Brand Bid)项目玩法介绍和经验分享
  • 先以最正常的推广为例

你在广告联盟获取的URL-A,你发布在你的微博里,

观看者点击你发布的链接,每个人点击时都产生一个链接,记为URL-B,

如果10个人点击链接,访问时的链接分别是URL-B1、URL-B2、 …....、 URL-B10,其中URL-B1这位用户购买产生一个订单,其余9人仅访问未购买。

此时在广告联盟后台体现为URL-A 点击10次,订单1个。

这是最正常的情况。

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谷歌广告的网址(final URL)设置为URL-A呢?

因为Google 广告政策不允许把能跳转的链接放在广告里,防止你挂羊头卖狗肉。

我们只能把最终到达的页面,商家的页面,这是我们跑 Brand Bid 需要换链接的根本原因。你可以理解为,如果谷歌允许我们直接投放URL-A,我们根本不需要考虑换链接这事。

  • 第一次攻防对抗

现在推广者张三获得URL-A后,使用us ip点击,得到了URL-B1放在广告的final URL ,

现在我们投放URL-B1,B1被点击100次,带来2个订单。

kite 补充一下:final URL 我们通常称之为终链。

特别说明一下,联盟看到的点击次数,是URL-A的点击,因为这是在联盟域名里发生的,联盟可以记录;至于URL-B,这是商家的域名,URL-B 尽管被访问100次,但联盟是看不见的,联盟只能看到给推广者分配的链接URL-A只被点击了1次,就带来2个订单。

但凡联盟有审核,也知道这些转化不正常。

第一次攻防对抗,推广者失败,失败原因是单次点击URL-A带来订单过多。

  • 第二次攻防对抗

推广者张三总结教训,我现在用指纹浏览器里用100个ip创建5个环境,点击URL-A,分别得到URL-B1,URL-B2, ...., URL-B100

然后在Google 广告后台投放的final url 是URL-B1,带来3笔订单。

从联盟后台来看,推广链接URL-A被点击100次,产生3个订单,转化率3%还算正常。

但是从联盟后台看,这3笔订单都是同一个访问者点击URL-A产生的URL-B1带来的,一个人带来3个订单,转化率300%,显然不正常。

第二次攻防对抗,推广者失败,失败原因是单次点击转化率过高。

  • 第三次攻防对抗

推广者张三不气,刚才虽然URL-A被点击100次带来3个订单,但这3个订单其实都是其中一次点击带来的。那么这次我们还是先用不同ip点击URL-A 100次,产生URL-B1,URL-B2, 2,…..,URL-B100,不过投放的时候先投放URL-B1,只要URL-B1出了一单,立即在广告后台更换链接,比如换成URL-B19,出单后再换链接,比如换成URL-B72。

这样在广告联盟后台看到URL-A被点击100次,产生3笔订单,转化率3%,这3笔订单分别是URL-B1、URL-B19、URL-B72产生,看起来是正常的。这就是换链接的原因。

第三次攻防对抗,推广者可能成功。

说可能是因为仍然有很多其他因素能让广告联盟查到你违规,这个攻防对抗可以一直做下去,这里只做一个示例。当然,如果你能让商家或广告联盟查到你违规还能给你发钱,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的,此处不做讨论。

kite 总结一下这里的核心逻辑:

涉及到两个操作:

1.换链接:目的是为了防止多个订单来自同一IP

2.刷点击:目的是为了降低转化率

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联盟和广告主一个交代,让后台数据变得正常。

这个项目的核心

  • 好的 Offer

要么是自己大量测试,考验的是耐心;

要么是打听到其他人测出的Offer,考验的是信息差

  • 足够的资金

大量测试需要有资金支持,考验的是资金量(其实,初期阶段小几千块钱足矣)

  • 确保联盟能发钱

这需要搞定商家或联盟,考验的是人际关系

一些扩展

  • 搜索引擎不是只有Google
  • 可投放地区不是只有美国
  • 关键词不仅可以只有品牌词

这个项目虽然叫 Brand Bid,我理解严格来说是“搜索目的明确,搜索量大,竞争程度低"的关键词,品牌词完美符合这个特点。

如果这个项目利润为0

如果项目利润为0,产出和投入完全相等,意味着我们用 RMB 给谷歌广告充钱,联盟给我们等值的USD。

希望大家遵守法律法规。

(0)
kitekite
上一篇 2025年7月24日 下午2:28
下一篇 2025年7月24日

相关推荐